读书笔记 遇见未知的自己 前言

读书笔记 遇见未知的自己 前言

2015年03月09日

鸡汤不好喝

不知从什么时候,心灵鸡汤一类的书越来越不受欢迎,也好像是形成了一种风潮,看到朋友圈、微博上别人转发的”永远要保持奋斗”,”成功职场必备的XX技能”此类励志贴,如果不嗤之以鼻就显示不出自己的品味或高尚。或者也会对家里的老爸老妈好言相劝,让其不要用此类帖子来刷自己的屏。

甚至在以高素质著称的的知识分享平台“知乎“上,有人提到这个问题“为什么心灵鸡汤如此的不受欢迎?”受到很多人的热议。

插图:朋友圈励志分享

在以理性著称的知乎中是很少出现集体吐槽现象的,然而,但在这个条目下的回答与评论中,充斥的是对市面上的励志书籍、书店里的心灵鸡汤、微博朋友圈中的技能总结帖万分的”恶意“。

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? 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匹马。

如何画好一匹马

先回到上面所说的知乎问题,其中得到大家最多赞同的是下面这副来自“走刀口”回答中的图片

插图:画马

是的,人们是一种很奇怪的所在。当天寒地冻,身无分文,买不起一碗饭的时候,最需要的是别人的一碗热汤;当遇到挫折、心灰意冷的时候,最需要的是他人的鼓励与支持;但当人衣食无忧满怀信心的去做事情的时候,最需要的不是再给更多的汤或者激励,这时候需要的是方法的指点。

所以,人们并不傻,鸡汤是鸡汤不是不能,但也不是全能。很多人之所以厌恶鸡汤:

  • 一方面是真心厌恶一些低质鸡汤书中的假大空,忽略智商甚至常识,毫无实质,让人望梅止渴
  • 而另一方面,则是对自己浑浑噩噩的生活的逃避,失去思考的能力,不去判断鸡汤中哪些是正确,只留下一味批判
  • 有些则是对自己毫无执行力,而他人能坚持如一的愤懑与嫉妒

真的,很多人失去了判断与思考的习惯,留下了一身吐槽的戾气。也有一些人,有了动力,有了方法,却无法做到,责备鸡汤只是一个借口罢了。

我的鸡汤

我的第一本鸡汤是李开复先生的《做最好的自己》。说起来很好笑,当时是怀着在书店找一本作文素材书的目的漫无目的的乱翻,却一眼看到了李开复先生硕大的头像,突然想起李是名人,用作素材铁定拿高分,于是便屁颠屁颠的买下来,却一见杨过毁终身,误入了鸡汤的大门,那是我的第一本鸡汤书。

插图:做最好的自己

我所在的高中是一所省重点高中,却饱含着向衡水中学(以精确到分的严格要求的中学)学习的理念,毫不留情的压榨大家的时间,也增添着学生的压力。李在书中第一章节便花费了大量的篇幅,阐述什么是成功,以此作为基石,提供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提高办法。在当时,甚至每场考试之前,都会回想起李先生书中的话,以此作为激励,受益颇多。可惜的是,迄今为止,很多有益的事情至今没有完全做到。

上了大学,也看过隔壁寝室同学推销的李彦宏先生的《人生可以走直线》,路边大妈成捆卖的《大学应该做什么》…… 直到看到上面知乎的回答中的那匹马。

  • 一般的鸡汤是告诉你,你可以,你能行!相信自己!你可以成功!!这能提供一段时间高昂的斗志。

  • 好些的鸡汤是告诉你,你可以,你能行!更重要的是告诉你,应该怎样去行。这能教会行事的具体办法与道路。

  • 上好的鸡汤是让你思考,什么是行,人生是什么,要追求什么。这能提供人们坚持下去根本的动力。

所以直至现在,我依然认为李开复先生的这本书是鸡汤中的上好书,既有动力也有方法。只是其并不完美(这和李先生本人做事的风格性格相关),我觉得在其理论的最核心之处应该增加一条——“好的身体”,愿李先生身体健康。

遇见未知的自己

也许在一些朋友眼中,这本书不应当算是鸡汤书,我以为,只能在精神思想层面给人带来帮助的书籍均可算作鸡汤书。那么这次读的是朋友推荐的一本书,《遇见未知的自己》。偶有所获,与大家分享。

插图:遇见未知的自己

这本书与寻常的鸡汤书不同,没有大段的例子,没有不得意的任务。整篇行文就像一篇小时候妈妈讲述的故事,又像一篇幽静的小说。只需静静的去读与思考。

分享到